编辑
2024-09-23
赏工
00
请注意,本文编写于 221 天前,最后修改于 221 天前,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。

目录

文档库管理
远程同步
其他

学习的过程中做笔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在中学可能主要记录在纸质品上。而在进入大学后,尤其是像我这样总是做些与屏幕相关的活动,把笔记记录在手机或电脑上自然是更方便的。

可能有人会选择直接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的记事本来做笔记,但这样笔记和笔记之间的组织比较松散,也不方便跨平台使用。或者有人会选择使用Word,但作为一个以排版为主的软件,Word的许多操作和功能其实是冗余的。

如果你还记得我之前提到过的轻量级文本标记语言Markdown,那便会认同Markdown本身是很适合做笔记的,若干种标记恰好地可以突出笔记的重点,又不至于使书写变得过于复杂。此外也可以方便地插入图像或LaTex公式,并转化为HTML和pdf格式。可以说,我在大学里的大部分非代码作业都是用Markdown写的。但除了Typora之外,还有另一款同样优秀并更适合多平台笔记的应用,那便是Obsidian(黑曜石)。实际上,夜梦草的绝大部分博客都是先在Obsidian上写成的。

Snipaste_2024-09-23_15-21-09.png 这便是Obsidian电脑端的界面,注意左侧的文档库和上方的多页面。

文档库管理

Obsidian的最大单位是文档库,每个文档库实际上构建了一个独立的文件系统,在其中可以添加文件夹与笔记。一般来说,可以给每一个平台添加一个文档库,毕竟一般来说不同平台记录的笔记类型也不相同。比如说,在电脑上记录的基本会是些比较正经的学习笔记,至于说手机上……(看一眼)可能是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临时记录,咳咳。不过当需要用到另一个平台的文档库时,就需要用到接下来要讲到的远程同步了。

远程同步

其实Obsidian本身带有远程同步的功能,不过该功能需要付费,因此我自然选择了另一条免费但复杂的道路。嘛,其实我也不是很想讲这一部分(主要是建立的过程都忘得差不多了),网上有许多相关的教程。我的话,是使用坚果云作为云盘,而在手机端或平板端用FolderSync进行拉取(另外,这套模式在同步其他文件例如图片和音乐等等也是很有用的)。嗯嗯,就是这样。

其他

Obsidian还有许多值得发掘的功能,例如笔记之间的链接,还有各种各样的插件等等。当然我个人还是个实用主义者,认为如果写下笔记的时间比回顾阅读笔记的时间还要长许多的话,那其实是没必要的。简洁、扼要,大概才是笔记最重要的属性吧。

那么,在此就希望各位学有所成了~